大寒
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每年公歷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 01 大寒氣候 大寒時節,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靶『蠛,冷成一團”的諺語,說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 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詩云"蠟樹銀山炫皎光,朔風獨嘯靜三江。老農猶喜高天雪,況有來年麥果香。(左河水)"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 這樣的天氣 最適合窩在家里 貓在火爐旁邊 捧一本書 慢慢讀 或者立在窗前 看外面大雪紛飛 天地蒼茫 再或者 裹上厚重的衣裳 沖進那些雪里 痛快淋漓地打一場雪仗 02 大寒習俗 作為最后一個月“臘月”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大寒,雖是農閑時節,但家家都在“忙”——忙過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風俗。所謂“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農歷新年這段時間,民間會有一系列活動,歸納起來至少有十大風俗,分別是:“食糯”、“喝粥”、“縱飲”、“做牙”、“掃塵”、“糊窗”、“蒸供”、“趕婚”、“趕集”、“洗浴”等。 掃一掃 洗一洗 就過年了 該買的年貨買回來 該娶的媳婦娶進來 紅紅火火 熱熱鬧鬧 就等著除夕放鞭炮 03 大寒養生 冬三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于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于內,避免急躁發怒。大寒是冬季六節氣之一,此時天氣寒冷已極,故名大寒。大寒的養生,要著眼于“藏”。意思是說,人們在此期間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精神安靜,把神藏于內不要暴露于外。這樣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 養生越來越多的被人提起 不管怎么說 順應天氣的變化 順應自己的身體狀況 該躲起來烤火的時候 就不要整天冰淇淋了 積聚一點熱量 生龍活虎過大年 04 大寒詩詞 大寒吟(宋 邵雍) 大寒(左河水) 和仲蒙夜坐(宋 文同) 元沙院(宋 曾鞏) 大寒飲酒 空調的溫度不要調得太高 在外面喝酒 也建議不要選擇過高溫度的地方 溫和適度才重要 記得,最好是能三五成群 當有朋自遠方來 不妨的拿出您珍藏多年的大瓷坊酒 與朋友一同見證時間這位藝術家 創造的充滿美感的藝術品 冬天已經接近尾聲 雪和臘梅在盡全力地裝點著寒冷冬日 配上小火爐,喝點小酒 為這最后的寒冷增添了幾分暖意 在醉意微醺的狀態下 等待著新一個季節的循環 大寒快樂 1 月 20 日 周 四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階前凍銀床,檐頭冰鐘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蠟樹銀山炫皎光,朔風獨嘯靜三江。
老農猶喜高天雪,況有來年麥果香。
宿鳥驚飛斷雁號,獨憑幽幾靜塵勞。
風鳴北戶霜威重,云壓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爭豪。
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群書擁敝袍。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盡層軒未厭勞。
際海煙云常慘淡,大寒松竹更蕭騷。
經臺日永銷香篆,談席風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從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