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圣誕 | 世界各地的圣誕酒文化
作者: 更新時間:2021/12/23 15:02:25
12月25日就是圣誕節,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圣誕節除了圣誕老人、圣誕樹、圣誕帽、圣誕襪、圣誕卡等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酒。這一傳統形成的理由是:肉象征著耶穌基督的肉身,紅酒代表他的血。耶穌替人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血肉之苦,是應該被紀念的,所以圣誕節餐桌上紅酒是必不可少的。但演變到后來,因為每個國家,每個地區喝的酒不太一樣,甚至是同樣的酒喝法也不盡相同,不同文化業和風俗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圣誕酒文化。
德國,圣誕紅酒Gluehwein是德國人在圣誕節必喝的熱飲之一,它是一種加熱了的紅酒,不過除了一般紅酒的成分外,也會引入一些不同風味,如加入肉桂、蜂蜜、檸檬,甚至水果烈酒等,令口味變化更多,許多德國人在圣誕夜做完子夜彌撒后,也會馬上喝一杯熱呼呼的圣誕紅酒來暖身,雖然紅酒Gluehwein加入一些肉桂、蜂蜜、檸檬等后感覺像是變成了飲料,但是不可否認,紅酒Gluehwein是個非常有特色的酒水飲料,讓人喝了不會有醉意但卻有幸福圣誕節的感覺。當然,作為啤酒之鄉,德國在圣誕節時喝啤酒也是必不可少的。
英國:瓦索爾熱葡萄酒
瓦索爾熱葡萄酒在英國祝酒傳統中經常用到,挨家挨戶的地唱圣誕頌歌,或是圍著一碗加有麥芽的熱糖蘋果酒繞圈,這都是圣誕的慶祝形式。古英語里“瓦索爾”象征著“保重”,盡管祝酒這種習俗至今不那么流行了,但瓦索爾熱葡萄酒依舊是人們心中的最愛。
美國:蛋奶酒
蛋奶酒是圣誕節必不可少的傳統飲品,起源于17世紀的英國,卻在大洋彼岸發揚光大。傳統的蛋奶酒以烈酒為基酒,如白蘭地、朗姆酒、威士忌等,輔以鮮牛奶、奶油、白糖沖調蛋黃而成,在飲用前添加一些香草或者香料(如豆蔻粉)會另有一番風味。
墨西哥:熱雜果賓治
熱雜果賓治是墨西哥的一種特色飲料,最正宗的熱雜果賓治都出自于街邊小販之手。雖然其制作方法各式各樣,但甘蔗、蘋果、梨子、柑橘、葡萄干和西梅是必不可少的。還有可能加入龍舌蘭酒、朗姆酒或白蘭地,讓圣誕節的美妙心情更添幾分迷人的醉意。
剛過完冬至,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圣誕節。在西方,人們在圣誕節喝烈酒吃西餐。雖然我們不過洋節,但是對于中國人來說,圣誕節這個時間段,大家要是聚餐的話,喝白酒其實更適合。
作為一個酒水愛好者,一桌美食,品兩杯白酒,與三兩好友暢所欲言,才是最好的選擇。圣誕節更適合喝什么酒?
為什么說圣誕節聚餐最適合喝白酒呢?不管是從中國人的口感習慣和中餐搭配,還是從白酒本身的好處這個角度看,白酒更像是為中國酒友量身定做的。中國人的口感習慣
眾所周知,中國人的口感跟外國人不一樣。中國的酒友們喜歡中高度白酒,而外國人喜歡他們西方國家的烈酒。中國人喜歡白酒,是因為它有著豐富的香氣和獨特的口感,這正好符合中國人舌尖上的味蕾喜好。西方國家的人接受不了白酒的辛辣感,白酒的辣味本身來說算不上一種味道,它其實是一種痛感,人類感知快樂與痛苦的神經距離非常近,于是辣的痛感卻常常引起了快感。中餐跟白酒更配
中國人的飲食是跟西方人有差別的,中國的圣誕節,吃火雞的人極少,吃中餐的人最多了。美食配美酒是一貫的傳統。無論是在古老的中國還是西方,一直都十分講究酒與食材的完美融合,唯一不同的是“文化”與“習俗”。對于中國人,吃中餐最靠得住的老搭檔,莫過于中國白酒。傳統文化賦予了中國酒繁盛千年和走向世界的蓬勃生命力。伴隨中華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和中國文化的全面復興,中國酒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載體和民族產業的杰出代表,迎來了加速發展、走向世界的歷史性機遇。
大瓷坊酒進入市場后,得到了社會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經過多年的市場沉淀,大瓷坊酒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優秀的品質,被市場認同;良好的口碑,被廣為流傳。大瓷坊酒品牌先后被江蘇省酒類行業協會評為“蘇酒優質品牌”,被中國酒類流通協會評為“江蘇省五大名酒品牌”,并被授予“全國放心酒工程獎示范企業”;大瓷坊酒品牌價值躋身于“中國白酒品牌價值百強”,位居全國白酒品牌價值第87位。在剛剛結束的2021國際烈酒大獎賽上,大瓷坊酒及旗下品牌三個產品再獲金獎。2021年的最后幾天,借著圣誕節我們喝上一杯大瓷坊酒,是對即將過去的一年最好的告別,也是新一年里美好的期盼。